热搜关键词: caac无人机驾驶证费用 无人机测绘价格 无人机培训价格
无人机电力巡检主要应用于输配电线路、变电站、换流站、风电站、光伏电站等。近年来,基于无人机的立体巡检体系也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运维方式。
从2009年试点到如今的规模化运用,12年过去了,无人机巡检做到真正的“无人”了吗?
中国无人机电力巡检发展史
1)成立试点项目
2009年,国家电网成立了无人机巡检专项项目,6年时间内各地电力公司不断试点并取得良好效果。
2011年,南方电网成立试点项目,历时4年完成各项调试和验收等工作。
2)部署+试点推广
2013年,南方电网制定“在全网逐步推广输电线路机巡作业”部署。
2013年3月,国家电网公司出台输电线路直升机、无人机和人工协同巡检模式试点工作方案,并在十个省份推广新兴巡检模式试点工作。
3)人巡为主,机巡为辅
2014年,南方电网开始在班组试用多旋翼无人机,以赛促练,开展第一届多旋翼无人机竞赛。
2015年,各地试点工作陆续完成验收,总结试点经验,完善标准体系。
4)机巡为主,人巡为辅
2015年,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广直升机、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相互协同的输电线路新型巡模式。国家电网在2019-2021年规划中提到,到2021年要实现无人机巡检100%全覆盖。
而南方电网公司计划于2020年基本实现“机巡为主+人巡为辅”的协同巡检目标。
无人机电力巡检如今是什么水平?
相比传统人工电力巡检,无人机巡检更高效、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。现阶段的无人机巡检,已经进入了自主巡检,人工辅助的阶段,但还是无法摆脱对人力的依赖。
在飞行方面,大部分无人机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方向,规避障碍物;在数据传输和图像分析上,仍需要人工下载、分类、解决问题。
无人机电力巡检确实解决了人工长途跋涉和爬杆爬塔的问题,解放了双手双脚,但现阶段的无人机巡检,还未能解放我们的脑子。
不过,随着2020年新基建搭建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平台,无人机电力巡检搭载5G、北斗、VR、激光雷达等技术,让无人机电力巡检越来越智能。
无人机+5G+北斗
2月18日,国网首套基于5G+北斗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在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完成研发、联调和试飞工作,下一步将进入量产阶段。
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的5G+北斗无人机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可以做到无人机自主巡检,无需人工干预,图像可实时5G传输,并自动分析诊断生成巡检报告为运检人员提供辅助决策。
无人机+VR
3月10日,国网平湖供电公司首次应用“沉浸式”虚拟现实智能巡检对20千伏永群B347线进行定期巡检。
“沉浸式”虚拟现实智能巡检是在巡检航拍过程中,配的VR飞行眼镜的“沉浸式”观感将虚拟现实呈现在眼前,让工作人员以第一视角对线路及杆上设备进行巡视检查,能更快速、更准确地发现和定位相关缺陷及隐患。
无人机+激光雷达
4月3日,在220千伏青利线巡视现场,国网吴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利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,开启无人机“激光雷达点云”巡检新方式,可以让无人机在飞行中避开障碍物。
激光雷达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,应用在无人机上,将为无人机摆脱人工干预,实现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撑
无人机生产商有哪些?技术如何?
无人机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。电力巡检无人机属于民用范畴。国内民用无人机主要参与厂商如下:
无人机在电力巡检领域的使用已经屡见不鲜。目前都有哪些厂家生产电力巡检无人机?技术水平如何?
我们选取了市场上代表性的4家电力巡检无人机生产商,从产品和技术维度进行比较。具体如下:
可以看到,当前国内的电力无人机巡检主要还是处于自动飞行,图像实时传输分析、线路常规巡检等“可视”阶段,起辅助作用,无法完全独立作业,仍需人工干预。
无人机未来将走向何方?
除了电力线路巡检,未来无人机电力巡检应该应用于更复杂丰富的场景,如特高压换流站、消防等。想象空间将更大!
无人机电力巡检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标配,未来还需要做到事故预警、自主判断并解决的程度,才能替代人工巡检,独当一面。
通过无人机电力巡检将人从电力巡检运维中彻底解放出来,仍任重而道远。